我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我手里就总是有一些别的孩子没有的玩具。从小学时的积木、变形金刚、文曲星,到中学时的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。有一次遇到我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都同校的同学,她对我说,你知道吗,高中的时候我们连奶茶都舍不得喝,但你已经在喝星巴克了。

但这些玩具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呢?是无数个被关在家里出不了门的暑假——因为父母在忙着开电话亭挣钱。是若干个放学回家进不了门的傍晚——因为父母在忙着开酒店挣钱。是许多次独自乘火车大巴回家,旁边的叔叔阿姨好奇地问,这么小的孩子你放心让他一个人?

一定会有人觉得我是在无病呻吟,是啊,我们努力地挣钱,通过展示买来的各种东西,来证明我们生存的比别人好 —— iPhone 6 Plus 比按键的诺基亚更好,二环内的酒店公寓比天通苑的出租房更好,去马尔代夫的海边度假比怀柔郊区的一次徒步更好。但它们和小时候自己有,但别的孩子没有的玩具有什么区别?

所以当长大以后,我渐渐对这些玩具失去了兴趣。当然,在很多人看来,这是“不上进”的表现,在父母又一次忙着他们的某个新生意的时候,我不能有任何贡献。但是,正因为我童年时拥有过一些别人没有的玩具,才能够明白,把生命都拿来买玩具,得有多么无聊。

然而,直到读到柴静写的卢安克,我才震撼地意识到,我到底为这些玩具失去了什么。

卢安克是个安静而温和的人。他不会主动地去改变这个世界,或者身边的孩子——他了解他们,真正地去看他们,然后从这种开放和了解当中,自然地对孩子们做出反应——适合他们、他们也因此很喜欢的反应。他并没有教给孩子们如何去做题的技巧——事实上,他教的班级,学生常常英语不及格。但他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——和他们一起画画、做音乐、拍电视剧,主人公是一个最终明白“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,而是承受了什么”的孩子。他周末和孩子们一起做饭,当被孩子们挑衅的时候,他看到的是,这些孩子们只懂得攻击这种交流方式。所以他的反应是,抑制住发脾气的冲动,对孩子说:我受不了凶。

他说,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,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(这和“生活本身即教育”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)。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,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。说话是抽象的,不侵人他们的感受,但用行为去学习,更直接。虽然孩子们现在头脑想不到(他们在做的事情),但他们的头脑中都存在,大了他们会回忆,会理解。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,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,我不可能知道。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。

而他为孩子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,无疑是走了自己的路。不难想象,即便在一个崇尚自由的西方国家,抛下父母,忘掉自己的艺术学位,只身来到一个陌生、语言文化不通国家的山村,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献给这里的孩子们,仍然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。他陪伴过的孩子们,也许会有一些,在相当的岁月以后,突然明白这个德国蜀黍在陪伴他们的岁月当中,到底为他们展示了什么。这其中也许又会有一些,在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,会从中获得无边的勇气。

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教育?这是一个我一直在找答案的问题。上一次的答案,是 being inspired,是被教会独立地思考和面对这个世界。原来我以为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。但卢安克为我们展示的,显然要再深一层: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最重要的教育,来自生活本身。

我非常羡慕没有各式新潮玩具,却能在这样的陪伴中成长的孩子。